儿童肝功能损害,要警惕肝豆状核变性

2019-07-27 21:38:26 来源:
分享:

肝豆状核变性(也称Wilson病,WD)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,是少数治疗效果较好的遗传性疾病之一,若能早诊断、早治疗,预后良好,但若延误诊治,可发展至疾病终末期,严重者致残或致死。

本病是由于WD基因突变,其编码的蛋白发生改变,导致血清铜蓝蛋白(CP)合成减少和胆道排铜障碍,铜离子在肝、脑(尤其是基底节) 、肾、角膜等沉积而出现相应的症状。本病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, 在我国、日本、印度等亚洲国家多见。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分泌代谢科刘丽

由于多脏器受累,临床表现多样化,可表现为肝炎、肝硬化、神经系统症状、肾功能损害、溶血性贫血、角膜K-F环等。最常见首发症状为儿童肝病,发病年龄越小,以肝病为唯一临床表现的可能性越大。脏损害常早于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之前,早期患者症状往往表现轻微或无任何异常表现,仅体检发现血清转氨酶不同程度升高,伴或不伴黄疸。但亦有不少患者在初诊时已发生了肝硬化,主要症状为乏力、食欲减退、黄疸、腹水、脾肿大和消化道出血。更有少数患者发生暴发性肝衰竭,患者病情进展急剧,常短期内死亡。我院收治过几十例肝豆状核变性病孩,大多数孩子之前都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未得到合适治疗,但遇到2例10多岁来自农村的孩子,一直表面健康,从未进行过健康检查,学习成绩优秀,突然出现暴发性肝衰竭伴溶血性贫血,数天内死亡。

神经系统表现也可为首发症状,早期表现主要是讲话咬字不清、流涎、迟钝、震颤、走路不稳,晚期主要表现为肌肉强直、屈曲性挛缩、和抽搐等,但不常见。伴有精神症状患者常被误诊为精神病。精神症状可包括性格异常、人格改变、抑郁及认知损害等。

不少患者在角膜边沿与巩膜交界处出现一个棕灰或棕绿色色素环,被称为角膜K-F环,但视力无障碍。亦可出现不同程度蛋白尿、血尿,因此常被误诊为肾炎、肾病。

本病确诊依靠检测血清铜蓝蛋白降低,24小时尿铜排出量增加。因此,对任何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损害、伴或不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的患者,应尽快进行上述相关检查,一旦诊断成立,应限制摄入含铜量高的饮食(如动物的内脏、海产品、豆类、坚果、巧克力、蘑菇、红茶等),并给与药物驱铜等治疗,可改善预后。(李秀珍 刘丽)

分享: